以下是水洋本人配合艾弗特ESO PRO底板的使用心得:

中等力量进行反手生胶攻球练习时,借力好,容易控制球的落点,失误少,攻球得心应手。
对于旋转一般的下旋球,可以轻松突击,回球下沉,突然性强;对于不转球或者质量不高的弧圈球,可以不同力量的弹击,主要击球点把握得当,成功率极高,下扎明显,对方一挡很容易下网,防不胜防。
对于半出台或出台的下旋球切旋转较强的,可以采用反胶手法轻松拧拉,上台率高,且回球不太转,对方不易借上旋转,造成回球质量低,为侧身正手进攻创造极佳的机会。如果拧拉球的侧下部,回球落台后向侧下方拐,且飘飘忽忽,对手会漏接或者球撞到拍边。
生胶最忌讳的就是搓球过多,因为回球不转,懂球的人会直接撞击打回来,这样就会比较被动。而对于不出台或者没把握拉打的球,搓一下过度是很必要的,但不能像反胶那样平搓,本人一般是两种方法,点搓和劈长。点搓时拍面立起来15—30度,类似于马琳那样在球弹起的上升前期触球,借力为主,这样的回球近网低平,对方无法直接进攻,只能回搓,而生胶点搓的球不太转,对方回球容易冒高,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,创造进攻的机会,但这样对手感要求比较高,需要手腕放松,点到为止。劈长一般是要劈到底线附近,顶住对方,而且球不太转,对方拉容易出界,打容易下网。但是劈长对手感要求极高,如果劈不到底线,懂球的人直接打回来,就会比较被动。
本人一般采取点搓摆短比较多,此底板配上“坦克”生胶控制起来得心应手,无论是对手正手还是反手小三角都控制得比较好,有时造成对方直接失误,有时对方回球质量降低,为自己进攻创造极好的条件。
防守比较转的弧圈是生胶的软肋,本人试过很多生胶板和生胶套胶,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,此板配合“坦克”生胶使用却让我惊喜连连。较转的弧圈球专业的队员可以反剃回去,但是对于抢点、步法和手感都要求极高,业余的几乎很难做到。本人多采取泄力的方式解决。
以前对方拉比较转的高调或者半高调我就比较心虚,触球点稍微找不到容易出界或者冒高被对方拍死,使用此板配合“坦克”生胶可以得心应手地泄球,使回球飘飘忽忽,不冒高,不往前走,对方难对上点,不易连续进攻,为自己创造防守反击的机会。
防守对手的暴冲弧圈也会有惊喜,对方拉的很暴,心想直接解决战斗,殊不知会有很多意外的回头球,而且回球极快,下沉,往往在防守中直接得分。
|